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德語基本常識

除了26個拉丁字母外德語還有其他四個字母:Ä ä; Ö ö; ? ?; ß   瑞士德語已正式廢除了ß;,一律用ss;x和y只用於拼寫外來詞;20世紀30年代以前,德語一直用花體字母,以後普遍使用普通的拉丁字母。   德語有5個單元音:a、e、i、o、u,3個變母音 ä,ö,?,這8個母音都有長音和短音;有三個複合元音:ei(ai,ey,ay)、au、eu(u)。母音的長短區別是德語語音的重要特徵。長母音和短母音具有區別詞義的功能,如Staat(國家),Stadt(城市)。長母音的拼寫標誌可以是母音字母重疊aa、ee、oo、ie,也可以是再母音字母後加h作為長音符號,如ah、eh、ih、oh、uh、äh、öh、?h,也可以是在母音後加個輔音字母,如Bad、gut。短母音的標誌是在母音後有重疊的輔音字母或兩個以上的輔音,如Bett、Bild。母音e在非重讀音節和首碼中大部分弱化,在尾碼中和詞尾中完全弱化。輔音的特點有:有7對清濁相對的輔音。濁輔音b、d、g在詞尾時起清化作用,如:lieb、Feld、Tag末尾的輔音分別發成[p]、[t]、[k]。顫音既可發舌尖音[r],也可發小舌音[R]。   德語的詞按語法功能分為10類:冠詞、名詞、代詞、形容詞、數詞、動詞、連詞、介詞、副詞、感歎詞。前六類有詞形變化,稱為可變詞類;後四類無詞形變化,稱為不變詞類。德語中的名詞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這個規則也是從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開始的。尤其在使用動名詞時這個規則往往導致錯誤,因此90年代時討論修改正字法時有人提出廢除這個規則。雖然這個建議得到一些知名的語言學家和一些有權威的報紙和電視節目的支持,它受到大多數人反對,因此沒有被採納。德語名詞有3種性(陽性、陰性和中性),除了直接對人的名詞的性比較規則外其他的詞的性往往沒有規律。德語還有4個格(主格、賓格、與格、所有格)和兩個數(單數、複數)。在使用中,除名詞本身發生某些變化外,主要依靠名詞之前的冠詞、代詞、形容詞和若干數詞的變化來表示名詞在句中的性、數、格。動詞的變位包括人稱、數、時:包括現在時(praesens)、過去時(Praeterium)、將來時(Futur I)、現在完成時(Perfekt)、過去完成時(Plusquamperfekt)和將來完成時(Futur II)、語態(主動語態、被動語態)、語式(直陳式、命令式、虛擬式)的變化。   動詞不定式的詞尾大多為en,少部分為eln、ern,根據起基本形態(不定式、過去式、第二分詞式)變化時的詞尾的不同和詞幹母音是否變換,可分為弱變化、強變化和不規則變化動詞。動詞將來完成時在現代德語中已極少使用。   德語句子結構的特點:動詞謂語為句子的核心,它要求各格的賓語或介詞賓語和各種補語。在普通陳述句中,主語或其他句子成分居句首時,謂語動詞總是居第二位。如果謂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由可變部分(時間助動詞或情態助動詞)和不可變部分(動詞的不定式或第二分詞)構成,則可變部分居第二位(在有些句子中居第一位),而不變部分居句尾,這是德語特有的謂語“框架結構”。句法的另一個特點是從句中動詞謂語位於句末,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順序是:連詞或關係代詞—主語和句子其他成分—動詞謂語。   德語的辭彙量估計為30萬~50萬。按其來源可以分為3種:1,繼承詞,指從印歐語和日耳曼語時期流傳下來的詞語及其派生詞與複合詞;2,借詞,指在歷史上從外族語吸收並已為德語同化了的詞;3,外來詞,指從外族語吸收而仍然保留原有特點的詞。繼承詞和借詞的重音大部分在第一個音節上,外來詞的重音在最後一個音節或倒數第二個或第三個音節上。辭彙構成的特點是大量使用派生與複合的手段,複合構成在德語構詞法中最為普遍。兩個以上的各種詞類的詞均可複合成一個新詞。名詞第一字母都要大寫。   德語對世界文化有過明顯的貢獻。馬丁路德所譯的《聖經—新約》對現代德語共同語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啟發下,用北歐諸語言所譯的《新約》也在本國起了語言的規範作用。19世紀德國哲學提供了啟迪人的心智的概念和術語,直到今天人們談到哲學問題仍不得不用德文原詞以明本義。德國的醫學和化學長期領先,這也使德語成為這些學科的研究者必須學習的語言。   German(德國的)一詞,在其他語言中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在德語中是deutsch,在西班牙語中是alem?n,在意大利語中是tedesco,在斯堪的納維亞諸語言中是tysk。   對德語影響最大的語言是拉丁語(Latein)。作為中世紀時的學術和高階層語言今天德語中許多學術概念或表示抽象概念的詞依然來自於拉丁語(Latein)或希臘語(Griechisch)。這些詞今天一般都已經被德語化了。   德國位於歐洲中心,是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也是中世紀諸侯逐鹿之地。德語中含有許多從其他歐洲語言(如法語Franzoesisch、波蘭語Polnisch、義大利語Italienisch、西班牙語Spanisch、俄語Russisch、猶太語Juedisch等等)來的外來詞(Fremdwoerter)。許多這些外來詞在其拼寫和發音上都未加改變地被吸收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德語衝擊最大的是英語(Englisch)。英語有時被戲稱為“新標準德語”。據曼海姆的德語研究所2004年初統計,在過去10年中德語中共產生了約700個新詞,其中40%以上直接來自英語或是英語與德語組成的混合詞。英語對德語的衝擊來自下麵三個方面:   許多新的科技術語(neue wissenschaftliche und technische Begriffe)被直接由英語輸入到德語中來了。有些術語雖然也有相應的德語詞,但英語原詞被更廣泛地應用和接受(如 Computer/Rechner,DNA/DNS 等等)。 許多跨國公司(internationale Konzerne)(甚至德國的跨國公司)內部以英語為工作語言(Arbeitssprach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