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2003年5月底在美國休斯敦見到高燕定先生的。我去休斯敦看望一個多年不見的老友。朋友說有一個高燕定先生,在教育方面很有見地,希望我們能夠見面認識。
見到高燕定先生,真使我有相見恨晚之感。高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離開中國,來美國定居已近20年。多年來,在得克薩斯A&M大學工作的他,一直潛心觀察、研究、思考美國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並把這個心得融會貫通在他對自己寶貝女兒高倩的家教裡。女兒生在中國,5歲來到美國,在高燕定先生的精心培養和女兒的執著努力下,她一步步邁向了美國最著名的兩大學府——從哈佛大學畢業,馬上被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錄取。
一個未來的社會精英律師,可以說已經誕生!一個美籍華人家庭教育成功的故事,可以說已經成為華人社區的美談與驕傲!而高燕定先生則以自己獨特的理論與實踐,完成了一次令人稱道和仰慕的成功的教育實驗。這個實驗長達20年。這個成果對於中國正在深入進行的教育改革的探索,具有強烈的實用性參考意義。
使我至今依然回味無窮的是,文雅敦厚的高燕定先生在和我寒暄幾句之後,就直插主題,和我展開了關於教育問題的討論:「徐先生,我知道你在新東方從事留學咨詢時提出了『人生設計』這個概念,但是我認為,人生設計應該始於童年,而不是成年之後。因為,成年之後再來設計人生,一切就都晚了。」
我佯作微笑著聽他闡述,但當時並不知道,「人生設計在童年」,不僅是他的觀點,還是他串起20年來女兒成長髮展的成功經驗之紅線,並且正是他撰寫中的一本著作的標題。這本書,寫的就是高燕定先生自己在美國,對高倩從童年開始培養的那些充滿溫情、閃爍智慧、迭出新意、遍佈驚奇的教育故事。
這就是讀者諸君現在讀到的這本書。這本書,對於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是一部難得的美夢範本——誰不想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哈佛讀本科、送到哥倫比亞讀法律博士呢?
而且,這本書還是中國社會和家長比照中美教育差異、發現中國教育缺陷、汲取外國教育精華之月光寶盒——讀者從這裡,將看到令人心儀、神往的美國中小學教育實況,看到中華少女高倩,在美國生活和學習的種種令中國同齡人羨慕嫉妒、令中國教育者慚愧汗顏、令中國家長驚訝反思的細節和故事。
⊙ 10歲生日的這天,高倩對著攝像機說:我長大了要上哈佛,我要做律師。10年之後,這個生日晚會上許的願全部兌現了,並且有錄像帶為證!
⊙在美國一所中學裡,選修課高達350門之多,其中,僅僅宗教課程就有40多種!文學藝術課裡,甚至包含當代中國文學史。美國高中生可選課程之豐富,令人吃驚。
⊙「美國高中生( 學習辛苦得 )沒有覺睡!」這是書中揭示的使我這個自封為教育家的人讀了也感到新奇的一個現象。這個發現對於我意義重大。其實只要想一想:在美國這個高度競爭的社會裡,成功首先意味著教育的競爭,而競爭就意味著激烈的拼搶。
⊙高倩豐富多彩的教育背景:參與各種考試比賽,充當少年法庭律師,擔任中學交響樂團主席,籌款18萬美元的中國之旅,每週課餘工作20小時,兩年寫作314篇共四五十萬字的作文、書信、雜文,選美,演講,出書,會四種語言……
高先生講述的美國教育故事是迷人的。但是,這本書並不是一本獵奇、記趣的書。這是一個來自中國的教育工作者,通過自己在美國教育女兒的過程,對美國中小學教育進行第一手的深入體驗和分析後,寫成的書。這樣的書,雖然過去有過一些,但很少有像高燕定先生描寫、記述得如此紮實深厚、真實細膩。
高倩的成長與成功是令人驚羨的。不過,這本書不是一本講天才的書。如果是講天才的書,我是肯定不看的——因為我知道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智商也就中等偏低一些。你是天才?你和瘋子一邊兒呆著去!我們普通人何必沒事通過天才來證明自己的失敗呢?而高燕定先生的著作,恰恰從一個普通父親講述自己普通女兒成長故事的角度,告訴我們:人生是可以設計的;哈佛是可以算計的;而天才呢,是可以父女倆一起合計的。
毫無疑問,美國教育設施很發達,美國教育理念很先進,美國教育的成果——美國青年——很優秀。但是,這不是一部長別人威風降自己志氣的書。高燕定先生在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那種對祖國教育和人才培養事業的拳拳之心、切切之情洋溢在字裡行間。事實上,假如寫作也有一種鏡頭感的話,高燕定先生的鏡頭,始終是定位在從一個中國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視角來看美國教育,並總是把這種教育和中國的現狀聯繫起來進行比較思考。高先生的著作,是當代中國人學習借鑒美國教育的一個優秀文本。
人生設計在童年,高倩藍圖在5歲( 5歲來美,父親就為她指明了當律師的方向 )。我承認,高燕定先生有資格批評我的人生咨詢理論不完整;我同意,人生設計應該從童年開始,而不是成年之後再強扭人生苦瓜,重新整合奮鬥目標。
事實上,無數來新東方向我求助的學生,他們今日的失敗,大部分都是在童年和少年時期,已經被他們的父母和學校教育挖掘了今後的陷阱。他們向我投石問路,只是因為龐大傳
統教育的不完善。我多麼希望,這些在人生的中途——我的咨詢對像在年齡上,可以用18至40歲來涵蓋,而不是5歲到10歲——失去方向的朋友,像高倩擁有這樣的父親,擁有一個高燕定這樣的家長,擁有從小就描繪好的符合教育規律的人生設計藍圖!因為,這樣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只是因為教育的陳舊、他人的落後,而導致自己在社會上和生活中的失敗。
我知道我這樣的奢望是愚蠢而不可實現的。因為教育的水準,其實與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水準緊密相連,不是個人意志能夠轉移的。但我至少可以欣慰地看到,高燕定先生通過他的著作,把十年如一日培養女兒高倩的經驗智慧,奉獻在這裡,從而惠及無數讀者,使他們從中得到這樣那樣的啟發和教益。
啊,我的夢想,至少得到了一部分的滿足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