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布隆伯格:特立獨行的市長

  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2001年第一次當選紐約市長後接受第一個深度採訪時,美國廣播公司的老牌主持人芭芭拉·沃爾特斯問了一個所有人都想問的問題:「市長先生,到目前為止,你擁有一種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生活:超級有錢,在世界各地有五處漂亮的房產……你究竟是為什麼想要放棄這一切?究竟為什麼想當市長?」布隆伯格是這麼回答的:「因為你因此而有機會改變世界,發揮你的影響力……」

  今年11月3日,布隆伯格第三次當選紐約市長。如果他再上芭芭拉·沃爾特的節目,不知道她會不會問:市長先生,你已經當過兩屆市長了,難道這個位置這麼有趣,你甚至不惜修改法律讓自己第三次連任嗎?

  去年10月2日,當布隆伯格宣佈爭取修改市長任期方面的法律便於自己第三次連任時,曾表示:在目前的經濟危機形勢下,需要他繼續留任。不過,當紐約前任市長朱利安尼在「9·11」事件之後提出謀求第三次連任時,布隆伯格當時的說法是:地球少了誰都照樣轉。

  在2001年之前,布隆伯格一直是一個堅定的民主黨人。那一年的市長競選中,布隆伯格看到自己難敵民主黨的其他熱門候選人,於是退出民主黨加入了共和黨,希望成為共和黨的市長候選人。初選原本在2001年9月11日舉行,後因為恐怖襲擊而延後。最後,在朱利安尼的支持下布隆伯格獲得了共和黨的提名。由於法律在使用公共競選資金的數額上有限制,他索性自掏腰包7400萬美元競選,這是民主黨候選人競選資金的5倍。對於這無異於買選舉的批評,布隆伯格回答說:「公眾是不可能收買的。你只是用錢把你的訊息傳遞出去而已……我花的是自己的錢,這就意味著我不是受惠於人,或許我能因此而做得更好。」

  在那一年的競選中,布隆伯格的競選團隊推出的一個主題是 「9·11」事件之後的紐約重建需要一位有商業經驗的市長。布隆伯格1942年出生在波士頓的一個俄國裔猶太家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電機工程專業畢業,在哈佛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進入所羅門兄弟,慢慢提拔為普通合夥人。1981年,所羅門兄弟將其解雇,他得到了1000萬美元的遣散費。用這些錢,布隆伯格創辦了一家名叫創新市場系統的公司。次年,美林證券成為了公司的第一個客戶,並且注資3000萬美元。1986年,布隆伯格把公司改名為彭博資訊。

  根據《福布斯》雜誌在今年三月份公佈的排名,布隆伯格的個人資產估計達到160億美元,比去年多出45億美元,是此次經濟危機中財富增長最快的億萬富翁。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布隆伯格的財富排名就從世界排名的第142位上升到第17位,美國第8位,是最富有的紐約人。2005年的第二次市長選舉,布隆伯格個人花費8500萬美元;此次的三連任又花費了1.02億美元,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參選市長花費最高的候選人。成為紐約市長之後,布隆伯格堅持拿1美元的象徵性年薪,至今依舊住在曼哈頓上東區東79街17號自己的住宅,而非市長官邸,每天搭乘地鐵通勤上班。曾經有記者問他,如果不帶保鏢,戴上假鬍子,你會去紐約的什麼地方?他回答說,我為什麼要戴上假鬍子?

  布隆伯格的政治立場與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傳統立場都有重疊,他基本信奉自由主義,支持墮胎、同性婚姻、槍支管制、給予非法移民合法身份,反對死刑;但在內政外交事務上又傾向保守。他反對從伊拉克撤軍制定時間表,支持愛國者法案。經濟方面,他支持自由貿易,強烈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認為政府在公共福利、氣候變暖方面應該發揮更大作用。他主張政府應該資助胚胎干細胞研究,認為共和黨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實屬愚昧無知。他主張對毒品犯罪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但在早期接受採訪的時候又承認自己過去抽過大麻,並且感覺不錯;這番話後來引發軒然大波。

  在擔任紐約市長期間,布隆伯格充分下放權力,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積極推進教育改革,教師薪水增長了15%,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都有了顯著的提升;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提出紐約更環保更美好計劃;為了減少碳排放、鼓勵多使用公交系統,他希望在高峰時間對曼哈頓地區的車輛徵收擁堵費,但該議案遭到紐約州議會的否決。

  布隆伯格自稱在財政政策上保守,通過提高財產稅(高達令許多人咬牙切齒的25%),減少除警察和消防部門之外其他部門的開支等措施,實現了紐約的財政預算平衡,由上任之初60億美元的赤字變成了30億美元的盈餘。2005年的連任競選中,布隆伯格超過對手20個百分點,成為紐約歷史上領先優勢最大的一次選舉。

  2007年,布隆伯格來到加州,突然宣佈退出共和黨,外界紛紛猜測他可能作為獨立候選人參加2008年總統選舉,連同台的施瓦辛格都稱讚他 「將是一名極好的候選人」。關於布隆伯格有意進軍白宮的消息始於一年前的夏天,儘管遭到了當事人的多次否認。隨後,傳言修正為布隆伯格將成為副總統候選人,8月中旬傳他將於喬治亞州參議員山姆·納恩搭檔,11月傳他將成為奧巴馬的搭檔,2008年又變成了麥凱恩的搭檔。在此次角逐市長連任之前,許多分析人士都認為他的目標是紐約州州長,在2008年3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他的受歡迎程度超過了紐約州現任州長戴維·帕特森和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

  不過,民調結果有時候難以捉摸。在今年的市長競選之前,布隆伯格在民調中一直領先於民主黨候選人湯普遜兩位數,但最終僅以51%對46%的微弱優勢獲勝。考慮到布隆伯格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以選舉前一周紐約一份28頁的華人報紙為例,他的照片出現了5次,而湯普遜的照片只出現了2次;而他的電視宣傳廣告幾乎在每個頻道每個小時都要出現至少一次。通過對選票的分析,布隆伯格的支持者主要是中產階級富裕的白人。分析還顯示,越來越多的紐約市民對於這位變得越來越自以為是的市長頗感厭煩。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不是湯普遜太弱的話,也許就不是現在這個結果了。

  在去年的退黨聲明中,布隆伯格批評共和黨與民主黨只重黨爭,不願合作解決問題。他說:「任何選舉產生的成功管理者都知道,真正的結果比黨爭更重要。好的觀點不應受僵化的黨派政治理念限制。」不過,在今年的第三次連任競選中,布隆伯格雖然是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但同時也獲得了共和黨的提名。這意味著從朱利安尼到布隆伯格,民主黨的重鎮紐約至少有20年的時間都是在共和黨手中。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