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居 生活會館's Archiver

ankearlww7895 發表於 2013-1-6 22:30

前途未蔔 電子監管碼將何去何從

8月1日,《反壟斷法》正式施行,數家防偽企業起訴稱國家質檢總局強制實施電子監管碼的行為涉嫌違法,成為新法實施後的第一案。8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食品安全法草案進行了“二審”,審議刪除了關於“對食品、食品添加劑等實行監管碼制度”的規定。這就意味著,國家質檢總局三年來一直推行的電子監管碼制度將不會獲得法律支持。此外,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以及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引咎辭職等,一系列的事件讓自推行之日起就備受爭議的電子監管碼前途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電子監管碼制度是否會中途流產?作為下游的印刷企業到底還要不要上馬投資賦碼印刷設備?

    電子監管網的願景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整個經濟形勢發展較好,人們的生活水準和社會總財富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社會消費品也越來越豐富。但隨之而來的是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劣質奶粉、毒大米、毒蔬菜、假藥等商品,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然而,打假工作一直面臨假冒偽劣產品發現難、執法取證難、源頭追溯難的“三難”問題。

    實際上,電子監管網最核心的功能就是為了實現產品“真實可追溯”。產品溯源是產品品質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產品溯源制度,既能保障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對產品品質實施有效的監管,促進我國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的品質安全,同時也能夠減小問題產品影響的範圍,儘快查出問題的根源,使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對產品進行全程監管,實現可追溯,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呢?與同樣能對產品實施全程跟蹤的RFID等技術相比,電子監管方法已經是最為經濟和相對容易實現的了,可謂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創新設計。據北京豹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客服經理孫江介紹,電子監管碼和RFID面向的客戶群完全不一樣,電子監管碼的範圍更廣,因為它的成本較RFID低得多,一個電子監管碼的成本僅為5厘錢。而高頻RFID產品成本一般為2-3元,並且中國的晶片製造業剛剛起步,大部分晶片和天線都得從國外進口,所以短期內價格也很難降到一元以下。因此,儘管RFID的安全性比監管碼高,但由於成本的因素,在我國讓大部分產品採用RFID標籤短期內也是無法實現的。

    按照質檢總局的藍圖,將建立覆蓋全國所有產品的“一件一碼”式電子監管網路,實現全世界最大的從生產到消費全程動態監控的數據平臺,這個平臺將可以解決三難問題:

    解決發現難——不論在全國什麼地方,只要在監管碼查驗中發現產品存在品質問題,顯示幕上就會出現諸如“商品已過保質期”、“您所核准的監管碼已被假冒,請撥打電話95001111舉報”等警示字樣,這一資訊同時就會傳到質檢部門的12365快速執法反應系統,執法機關即可迅速行動。

    解決取證難——電子監管碼上儲存生產廠家、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反映品質的基本資訊,可以在購買商場查詢,也可上網、用電話查詢。有了監管網,取證不再難。

    解決追溯難——一旦發現品質問題,就能迅速而精准地追溯產品生產源頭和品質責任。

    電子監管網的現實

    其實,僅就電子監管碼本身而言,這個嶄新的監管手段對於完善目前國內各行業的監管體系,無疑具有重大的促進意義。

    有關部門推行這個制度的出發點,肯定也是立足於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然而,按照582號檔要求,家用電器、人造板、電線電纜、農資、燃氣用具、勞動防護用品、電熱毯、食品、化妝品等九類69種重點產品生產企業必須加入電子監管網,在產品包裝上使用統一標識的電子監管碼後,方可出廠銷售,一下子強令這麼多產品入網賦碼,顯然是不合理,也不現實的。

    建立一個國家的產品品質溯源體系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產品的溯源工作涉及原料、生產、加工、配送、倉儲等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需要產品供應鏈中的各個參與方的相互配合。而電子監管碼遭到企業如此強烈的反彈,其中所透露出來的資訊,確實值得質檢總局好好地反思。實際上,農業部的動物標識溯源系統推行得就比較成功,值得借鑒。近年來,農業部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探索建立動物防疫和動物產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長效機制和有效手段。根據《畜牧法》,農業部頒佈實施了《畜禽標識與養殖檔案管理辦法》,對推行動物標識溯源工作做出明確規定。動物標識溯源系統的特點是從我國國情出發,在世界上首創了移動解決方案,使數據採集更加高效,使數據分析更加全面、便捷。目前,全國已有2800多個縣、300多個地區、31個省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與中央數據中心聯網。2006年下半年率先在北京、上海、四川、重慶四省市進行了試點,今年起已分期分批擴大到全國範圍。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